技术改变生活

1年不到100句话 长大了的我们和父亲竟然如此疏远!

回忆来源: 317℃

  今年,我30岁,从离开老家求学到步入社会工作,已经有12年。大学的时候寒暑假还有2个月的时间在家,而工作后,异乡的我已经只有国庆和春节能回家看看了。电话里的问候变得越来越简单,和父亲的交流也越来越少,一年下来,跟父亲还说不够100句话。

我上大学那会,还是诺基亚时代,没有微信,QQ也是简易的java版,所以跟用着小灵通的父母最常用的联系方式就是打电话。那时候虽然已经很独立,但还是会三天两头堡电话粥,自己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,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跟爸妈分享。

  大学四年很快,我的手机也由直板变成翻盖,由纯键变成了触屏。为了发短信方便,爸爸买了一部板砖大的手机,声音大、待机长。不挣钱的我还是会厚着脸皮伸手向家里要钱。那个时候,跟妈妈要钱就会被问东问西,而爸爸总是直接答应下来。

毕业工作,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顺利。名校一本对跨专业求职的我的第一份工作似乎并没有加分。我决定从最底层做起,但爸爸一直在给我找着事业单位的关系,我很反感,认定自己一定能有一个好的出路。

  工作慢慢攀爬,但始终没有太大的突破。父亲看我反感的态度最终没有再帮我找关系,只是他自己用已经退休的年龄做着比我更辛苦的事——制冷设备维修。我在空调屋里拿着2000块钱混日子的时候,爸爸却在太阳下面给别人的空调加氟、清洗。

“不知者不罪”。爸爸的辛苦我能体会,但毕竟没有亲眼看见,总是不会当回事。而我们的交流也变得更少,除了变天添衣的叮嘱,就是生日早上的一句微信问候,而今年的父亲节也被我觉得可有可无而省略。

  基本上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是打给妈妈,妈妈联系不上时才会主动打给爸爸,但电话很快就会转到妈妈手里。爸爸也是内向的,对我的关怀丝毫不比妈妈少,只是因为少了交流,而容易被忽略。

公司的微信秒回,女友的微信秒回,而只有爸妈的微信会推迟回复。在我们心里,爸妈是永远有耐心等,但等着等着,或许哪天就不在了。

家里的困难不会告诉我,我的不顺心也不会跟家里说,彼此的“不添麻烦”渐渐成了我们的交流障碍,让我跟爸爸变得更疏远。

  其实闭上眼,我还有着3岁时爸爸从无锡给我买回一个玩具火车我玩到半夜的情景的记忆,我还记得爸爸第一次因为我拔牙不听话打在我腿上五个指印的画面,还记得爸爸过年教我放炮以及因为我在裤兜装摔炮生气打我,还记得96年跟爸爸去北戴河沙滩拾贝壳被当地渔民没收海虹的场景,还记得同年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地上铺报纸嗑瓜子被罚50块钱的事,还记得小学时候和爸爸一起打坦克大战,还记得06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我上大学一家人风风光光的神情,还记得12年一家人去日照青岛旅游的画面,还记得15年结婚时爸爸开心落泪的场景,还记得17年爸爸在家里院子跟我一起烤羊肉串……

不知不觉,爸爸的皱纹越来越深,睡眠越来越差,吃的药越来越多,记性也越来越不好。但我知道唯一不变的,就是爸爸对我的爱,从未衰减。

  我们真的,跟爸爸没话说吗?爸爸对我们的“不打扰”并不代表“不期待”。我保证,我们每天给爸爸打电话,他都不会烦。100句话,或许我们跟刚认识的新同事1天都不止100句话吧。那我们就从今天开始,有事没事都给爸爸打个电话吧!
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/1049.html

若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均为谢比特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!